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江蘇駱馬湖遭盜采引出的非法采砂治理方法思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16-05-31
摘要:江蘇駱馬湖,曾有20多年的瘋狂采砂史,從2015年開始,駱馬湖全面禁采,但非法采砂仍屢禁不止,其非法采砂治理活動的經驗和教訓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

江蘇駱馬湖,曾有20多年的瘋狂采砂史,最終導致水體中的氟化物含量逐年上升,接近生物界所能接受的臨界值。2015年,《關于禁止在駱馬湖水域非法采砂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發布,明確從當年6月1日起“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在駱馬湖水域從事非法采砂活動”。

經過一年整治,效果究竟如何?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盡管水質已好轉,消失了十多年的銀魚魚汛重現,生態進入自我修復期,但在看似平靜的湖面上,仍集中??恐?51條采砂船,據知情人介紹,因為沒有明確的立法,也不能拆解采砂船,加之非法采砂帶來的巨大收益,不免有人鋌而走險,入夜后的偷采、盜采現象還在發生。

專家告訴記者,要徹底解決盜采,就要解決采砂工“以砂為生”的出路。

誰都可以管,又都沒人管

駱馬湖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要調節湖泊,橫跨宿遷、徐州兩市。在全面禁采前,駱馬湖湖面上密密麻麻都是采砂船,規模有大有小,有的三四條拼在一起作業。采砂船的機器作業時,向湖內排出滾滾砂漿,洗砂后的廢水將水面攪得一片渾黃。

00300121060_5ee69f79250500.jpg

駱馬湖上的非法采砂不但直接影響了南水北調東線和宿遷、徐州兩市城鄉居民飲用水的安全,還破壞了湖底的水生植物和生物鏈,吞噬湖區蘆葦濕地和湖中島嶼,將淺水型湖泊變為深水型湖泊,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災難。

據宿遷市駱馬湖洪澤湖管理辦公室主任胡元明透露,目前駱馬湖水域共有采砂船851條,年開采量約一億噸,其中宿遷采砂船共有376條,中轉運輸船343條,過篩船143條,運輸船約5000艘,直接從業人員約兩萬人,仍面臨較大的管理壓力。

“除了管理難,駱馬湖還存在執法主體不明確的問題,長期以來形成了誰都可以管,又都沒人管的局面。”宿遷市環保局副局長路黃中表示,在駱馬湖宿遷轄區,能夠管到非法采砂行為的執法部門有很多,如駱馬湖運輸管理局、省海洋漁業局下屬的駱馬湖漁管會、宿遷市水務局和水文局、宿遷市國土資源局、宿遷市環保局等,被當地稱為“九龍治砂”。

2013年,宿遷市還成立了駱馬湖洪澤湖湖區管理辦公室,期望通過這個平臺,聯合11家涉湖管理單位,從上述單位抽調15名執法人員組建聯合執法隊,負責日常執法巡查。但宿遷市湖管辦表示,防洪、采砂由水利部下屬的沂沭泗水利管理局管理,調水、泵站由水利廳下屬的省駱運水利工程管理處管理。每家單位都有完整的法律授權、組織機構和執法依據。而湖管辦只是政府臨時機構,沒有執法權限,作用有限。

《通告》發布后,為了遏制瘋狂采砂,宿遷市成立了全面整治駱馬湖非法采砂工作指揮部,組織湖管辦、公安局、沂沭泗駱馬湖水利管理局等單位70余人成立禁采執法隊,進行24小時執勤,實行網絡化、拉網式驅離清理,先后查處采砂機具500余臺套。

“現在開采有人管,但裝到船上沒人管,運到岸上也沒人管,運輸難道就不違法?”胡元明認為,禁采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開采、銷售、運輸等各個環節的管控。而駱馬湖管理存在跨條塊、跨地域、跨部門的情況,導致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權責不對應。

早日立法,提高違法成本

胡元明坦言,目前沒有一部全國性的河湖采砂管理條例,地方執法沒有法律的支撐。各部門對于立法的呼聲很高,希望從根本上理順管理體制和執法權限等問題,從法律保護的角度遏制非法采砂。

實際上,早在2002年,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關于在長江江蘇水域嚴禁非法采砂的決定》,雖然該決定的內容只有7條,但它對非法采砂的違法情形、罰款數額、執法主體等進行了規定。以南京為例,該市成立了以副市長牽頭的治砂辦公室,每年投入1000萬元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讓治理采砂步入法治化軌道,經過幾年的治理,目前長江南京段已成非法采砂者的禁區。

“現階段,《水法》《河道管理條例》《江蘇省湖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關于河湖采砂管理的規定過于原則化,難以操作。發現非法開采的行為,無法進行刑事處罰;執法中強制摧毀采沙機具的手段,也缺乏嚴格的法律依據;對于裝載非法開采的黃砂的運輸船舶無法進行查處;阻撓執法的各種快艇,沒有部門管理。而且,違法成本和非法獲利相比,微不足道?!焙髡f,如果短期內無法制定一部全國性的河湖采砂管理條例,至少可以由省人大牽頭制定一部類似《關于在長江江蘇水域嚴禁非法采砂的決定》的地方性法規。

路黃中也表示,過去長江采砂問題嚴重,但在相關法律制定后得到明顯改善,駱馬湖也應加快制定河湖采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認為,非法采砂是個全國性問題,在國家沒有正式立法之前,地方政府應該盡快制定地方性法規,將非法采砂遏止在搖籃中,加大執法懲處的力度,提高違法成本,才能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靠采砂為生的百姓又該何去何從

已經被禁的采砂會不會死灰復燃?胡元明認為,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湖面上的上千條采砂泵船和五六千艘貨船、篩沙船。一些船主說,這些船一天得不到妥善安置,盜采問題就無法徹底解決。為了生計,只要有機會,采砂人就會卷土重來。

受駱馬湖禁采政策的影響,1噸黃砂的價格已從之前的12元漲至50元左右,盜采一天的利潤達數萬元。高額的收益,讓一些采砂船主在夜間鋌而走險。

自1995年湖區出現采砂活動以來,采砂量年年遞增,暴利驅使下,眾多采砂者蜂擁前來“淘金”,2010年前后尤其猖獗?!安缮霸O備從最初的小船小泵,發展到后來的大船大泵,有些采砂船成本高達500萬元?!焙鞲嬖V記者,這些采砂船如果不用來采砂,只能當廢鐵賣掉,而且拆解船只也需要一筆不小的費用。徹底禁采后,近兩萬人面臨失業,他們的生計成了問題。有些船只,甚至是幾戶漁民用全部積蓄合伙購買的,有些是船主從銀行貸出巨額資金購買的,這些人將面臨嚴重的生計問題。

私人采砂違法,那么為何早期沒有受到任何抑制和打擊,以至于采砂船只越來越多,誰該對此負責?至今沒有部門出面給出明確說法。

王燦發認為,由于此前的監管不力、執法不嚴,駱馬湖采砂規模和采砂方式失控已是既成事實,如果在初期政府就進行嚴處,也不會有如此大規模、形成產業鏈的采砂行為。

對于采砂船的情況,徐州、宿遷兩地政府均表示不會收購或者給予補償,具體如何處置這些船只,也沒有明確的計劃。那這些靠采砂為生的百姓又該何去何從?

王燦發建議,兩地政府應對這些采砂從業人員和采砂船只進行妥善處置。例如,農業部就曾對為了保護生態而禁捕的漁民進行補助。地方政府應該統籌考慮,通過一些合理的補助來化解產能,增加就業的崗位或進行失業人員培訓再就業,以此解決采砂人員的失業問題,這樣才能消除駱馬湖非法采砂死灰復燃的隱患。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