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六盤水市砂石土礦山發展歷程,從混亂無序、私挖濫采到科學規劃、規范管理,新建礦山強力推進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科學化、信息化和本質安全型、綠色環保型礦山建設,通過一年新建礦山“五化兩型”建設,落后的生產方式和粗放的安全管理得到極大改善,打造出了一批現代礦山的升級版。
一是礦山總數不斷減少。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砂石土資源開發管理的通知》(黔府辦函〔2014〕5號)有關要求,六盤水市率先開展砂石土礦產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砂石土礦山數量從2015年初的528座減少到目前的108座,生產能力提升到不低于15萬噸/年以上,全市砂石土礦山企業總數控制在188家以內。
二是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提出了“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的號召,傳統的 “人推手敲”、二次爆破已成為落后淘汰生產工藝。在新一輪砂石土礦山建設設計中,實現“四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機械鏟裝、百分之百機械二次破碎、百分之百實行中深孔爆破、百分之百實行分層分臺階開采)是提高機械化水平的基本要求,為減少現場作業人員,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本質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自2009年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以來,六盤水市60%的大中型礦山達到標準化二級水平,合法生產的礦山企業全部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以上水平,整合新建礦山在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運行6個月后達到三級以上水平。通過持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過程控制,持續改進的工作機制,使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操作常態化、制度化。
四是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按照總體推進、分布實施工作要求,12家砂石土礦山企業作為第一批信息化建設示范企業,已接入六盤水市、縣級安全監管平臺,通過示范引領,總結經驗,擴展平臺功能,不斷覆蓋到其他砂石土礦山企業,進一步提高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安全監管的針對性和執法效率。
五是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科學化建水平。技術人員缺乏歷來是砂石土礦山企業的薄弱環節。開展“五化兩型”礦山建設以來,全面推行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或委托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提供技術服務等措施,解決在生產建設過程中不看設計,不懂圖紙,不會制定方案措施,不會查找事故隱患等實際問題,提升礦山安全管理水平。
六是全面提升建設礦山整體形象。為了解決砂石土礦山生產條件簡陋的狀況,在整合新建中,同步開展辦公用房、附屬設施、粉塵防治、綠化硬化建設,懸掛安全標語,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改善生產條件,一些企業還在安全帽、工作服上等印制了企業logo,砂石土礦山企業的整體形象得到大幅度提高。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