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公物拍賣行一則拍賣公告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政府決定將無主罰沒砂石在網絡平臺公開競拍,但不提供相關配套服務,如有村民或原沙場主阻擋,由競拍人自行解決。有網友疑惑,這對于買受人而言是不是一個坑?
據悉,此次競拍標的為周至縣罰沒砂石一批,共計108個拍賣標的,總起拍價2300多萬元,8月12-14日按順序限時拍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法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其他組織,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都可競拍,需有符合要求的裝砂設備和安全、環保等措施和設施,競得拍賣標的的買受人須在周至縣交通局辦理砂石拉運許可證,并繳納砂石拉運保證金。
周至縣境內河流眾多,砂石資源豐富。但受市場需求和利益驅使,砂石資源無序開采、偷挖盜采問題嚴重,砂石資源整治成為周至始終面臨的一個“老大難”問題。2016年以來,周至縣國土、水務、公安、交通等部門以及有關鎮街聯合執法,搗毀料臺155個,拆除變壓器155臺,切斷線路8000余米,查扣違法載砂車輛369輛,徹底拆除非法砂場155家。通過一系列整治,亂采濫挖砂石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本次拍賣的標的大部分是今年整治行動罰沒的。
公開拍賣引爭議
據中國網報道,周至縣準備拍賣的砂石存放地沒有任何設備機械,裝車等機械需競拍人自行準備,并在交接日期起兩月內運走,如有村民或原沙場主阻擋,由競拍人自行解決,競拍完成后競拍人自行前往當地交通管理局辦理運輸資格證,拍賣方不予協助。
另有知情人透露:砂石場的地多半是原砂石場主租來的;各沙場之前因爭地盤打架斗毆的事經常發生;現在如果有人拉沙,原沙場主會同意嗎?村民會讓這些拉沙石車從他們的村里的路上過去嗎?
也有當時正在觀望的投資者說出了他的疑惑:拍賣公告所指競拍者可以是企業法人、自然人等法律、法規規定內的,原砂石場老板是不是也可以拍賣?既然政府不予管理,如果在運輸過程中遇到阻擋,雙方發生沖突,事件如何定性?買受人沒有在兩個月內運走砂石,又當如何?這時候的砂石歸誰所有?
報道中,一位熟知當地情況的人士甚至不無憂慮地指出,這次拍賣恐有內幕,綜合各種因素來分析,無非是把之前非法的沙石,通過拍賣程序,變成合法的;而真正能順利實現經營的,可能就是一些各方面勢力較大且利益鏈完整的原沙場經營者。某種意義上講,這次拍賣,又可能就是一次各種利益再分配。
108個標的拍出45個 全部以起拍價成交
日前,周至縣罰沒砂石拍賣已經結束,108個標的最終成交45個,總成交價格超1100萬元,剩余63個拍賣標的并沒有人出價,按流拍處理。有意思的是,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網絡拍賣平臺公示的拍賣結果,成交的45個砂石堆都沒有經過競價環節,且都只有一家參與競拍,以起拍價成交。
據悉,本次拍賣是周至縣首次通過拍賣的方式處置罰沒砂石,這也標志著周至砂石整治走出了一條從“依法查封”到“公開拍賣”的法治化路子。
公開拍賣結束后,周至縣將確保買受人在限定的坐標范圍內進行加工、拉運,做好砂石清運外圍環境保障工作。同時,安排專人進駐買受人加工、拉運場地,監督其做好防塵、超限等工作,并按照罰沒砂石加工、拉運相關要求嚴格進行監管,實現有序處置、規范清運。
為實現長效管理,周至縣將按照“清運一處、平整一處、移交一處”的原則,把平整到位的罰沒砂石堆放地,盡快完成復墾、復種工作。同時,組織國土、水務、監察等部門開展聯合巡查,建立罰沒砂石達標地塊巡查臺帳,發現問題迅速處理,確保砂石資源整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編輯:趙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