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1日,一列客運火車準時抵達瑞士最南端城市盧加諾新翻修的火車站,這列火車清晨6時09分從瑞士北部城市蘇黎世發車,是圣哥達隧道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首列火車。
據瑞士通訊社報道,由于這條鐵路線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瑞士公共交通網絡的年度時刻表在當天也進行了全國性調整。圣哥達隧道耗時17年建成,總投資為120億瑞士法郎(約合110億歐元)。該隧道總長度達57.1公里,超過日本的青函隧道,成為世界最長鐵路隧道。
“17分鐘穿過阿爾卑斯山,真是一個奇跡!”有業界評論認為,該隧道為雙線隧道,直接穿過阿爾卑斯山心臟地帶,沿路都是堅硬的巖石,如果采用傳統的鉆炸法,不僅造價高昂,而且十分危險。瑞士此次采用了技術先進的隧道挖掘機,翻開了隧道建筑史上新的一頁。
據瑞士聯邦鐵路公司負責人安德魯·梅爾介紹,正式運營后,每天經過該隧道的貨運列車和客運列車數量將分別達到260趟和65趟,客運列車在隧道里的最高時速可達250公里。該隧道的開通將大大縮短貨物運輸時間,提高鐵路沿線運力,對歐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據悉,該隧道有助于歐洲北部與南部許多重要的港口更緊密連接,如北部的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和南部的意大利熱那亞。另外,鐵路運輸效率提高之后,公路上的重型貨車數量就會減少,從而減少尾氣排放,有助于改善歐洲的空氣質量。
為了保證安全,在正式商業運營之前,該隧道進行了為期半年5000多次的試運行。瑞士聯邦鐵路局日前公布了一份詳盡的安全測試報告,稱該隧道各項技術和安全指標都已過關,可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有分析認為,對新建隧道進行如此長時間反復的安全測試,再次反映了瑞士對工程質量精益求精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