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住建部計劃,今年我國將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基本建成480萬套,并啟動棚戶區改造的攻堅戰。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保障房建設的推進和綠色建筑的推廣,保障房有望成為“鋼結構化”的試驗田。
鋼結構加快推廣
截至2014年年底,全國累計棚戶區改造約2100萬戶,其中包括城市棚戶區改造1470萬戶。今后一段時期,棚戶區改造還將是政府部門工作的重點。
此前住建部曾發文,要求各地積極推進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實施綠色建筑行動,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市轄區范圍內的保障性住房,符合相應條件的應至少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市場人士認為,保障房建設有望給鋼結構住宅“打開一扇窗”。
“目前我國住宅鋼結構占比不超過5%,與國外發達國家幾乎超過50%相比,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住宅鋼結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廣發證券分析師表示。
據首創證券測算,當前全國各省市保障性住房中采用鋼結構的比例正在提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有8個項目采用鋼結構,建筑總面積近200萬平方米。2015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基本建成480萬套,假設鋼結構住宅占10%,預計將有40萬套建筑成品采用鋼結構。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動建筑工業化。發改委、住建部要求,“十二五”期間需要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在此帶動下,北京、江蘇、湖北等多個地區均出臺了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計劃加快工業化建筑,推廣鋼結構建筑。
專家認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綠色建筑和保障房建設對住宅鋼結構的需求日益增長,住宅鋼結構行業在未來幾年時間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具備經濟效益優勢
據業內人士介紹,鋼結構建筑由于自重輕、基礎造價低、建造速度快、可早日建成投產等特點,綜合經濟效益大大優于混凝土結構建筑。
“鋼結構住宅項目建設周期短、投資周期短,可以充分發揮央行資金額度在棚戶區改造項目上的支撐作用。”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表示,當前國內不少鋼結構企業已先后在棚戶區改造方面提供支持。
據介紹,杭蕭鋼構已在新疆承建烏魯木齊天山區巴哈爾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和沙依巴克區青峰路13#樓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并自主研發了“鋼管束組合結構住宅體系”。
陳瑞表示,除了縮短開發周期、增大資金利用率外,鋼結構等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能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具有環保效益。
早在2008年,杭蕭鋼構在蕭山建成了24層杭蕭鋼構集體公寓;2009年,公司承建的武漢世紀家園整體竣工并交付使用;2012年9月,杭蕭鋼構建設的包頭萬郡大都城一期工程開盤。其中,武漢世紀家園是我國已交付使用的最大的鋼結構住宅群。
按照中國鋼結構協會統計,當前我國擁有鋼結構制造企業資質的單位共238家,多為年產1萬噸以下中小企業,年產10萬噸以上企業僅有30多家,行業集中度不高。從區域分布上看,規模較大的鋼結構企業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江蘇等長三角地區以及天津、北京等京津唐地區。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城鎮化及綠色建筑的推廣,未來鋼結構行業集中度將得到提升。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