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河北:未來三年加速生態修復 開展664處露天礦山治理行動

來源:中國環境報
時間:2014-10-21
摘要:2014年~2017年,是河北省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期,要加速打造京津冀生態涵養保護支撐區,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綜合治理,要通過著力抓好6類、22項重點工程,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是河北省政府日前出臺的《關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的實施意見》提出的目標。
  2014年~2017年,是河北省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期,要加速打造京津冀生態涵養保護支撐區,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綜合治理,要通過著力抓好6類、22項重點工程,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這是河北省政府日前出臺的《關于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的目標。
  
  “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既是河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服務全國大局的需要。”河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河北必須走綠色崛起之路。
  
  “《意見》的出臺意味著河北生態環境漸入全面恢復期。”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呂竹青告訴記者,根據《意見》要求,河北省今年要著力抓好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建設、河流水網建設、建設張承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張家口壩上地區退化林分改造等4項重點工作。同時,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綠色河北攻堅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尾礦庫綜合治理工程等15項重點生態修復工程。
  
  “如此大規模、多領域地推進生態修復不僅在河北省是首次,在全國也難找到先例。”河北省環保聯合會副會長、河北經貿大學教授張忠民對記者說,實施生態修復不僅是還生態環境的欠賬,更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和優化河北生態空間,從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強化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做好“水”字文章
  
  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
  
  《2013年河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3年全省河流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劣Ⅴ類水質比例超過30%。同時,河北省水資源匱乏狀況仍在持續,2013年平均降水量和蓄水量均比同期減少。
  
  “《意見》的出臺使水資源短缺和水體污染這兩大困擾河北省水環境的兩大難題有了解決路徑。”河北省環保廳水污染防治處處長孫京敏說。
  
  如何破解兩大難題?《意見》提出對策: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快河流水網建設和污染治理,保護和恢復重要湖泊濕地。
  
  針對水資源短缺,一要“補”:南水北調汛后主體工程通水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是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河北省投資250億元,加快建設輸水工程線路2020公里,確保2014年汛后主體工程通水。引黃入冀補淀工程年底開工,其中河北段398公里、引水量6.2億立方米,實現向白洋淀生態補水1.1億立方米。
  
  二是“治”: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程,總投資74.5億元,在49個縣(市、區)通過調整種植模式、嚴格地下水管理等綜合治理措施,逐步減少地下水開采。在農業節水灌溉中,到2017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904.1萬畝,農業灌溉用水總量由142.6億立方米降低到129.1億立方米。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將重點對全省14條重污染河流進行治理。同時,實施污水治理及管網建設、污染源整治、地下水源地保護、流域綠化、水質凈化等193個重點項目。到2017年,全省主要干支流、主要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城市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地表水環境狀況顯著改善。
  
  北戴河是河北近岸海域污染治理的重點,《意見》提出,2014年,實施工業污染點源治理、入海河流污染治理、侵蝕岸灘修復等10類72個項目,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北戴河浴場沙灘寬度不低于30米。
  
  對于素有“華北之腎”美稱的白洋淀,《意見》為其劃出生態紅線,提出到2017年,確保入淀的水源達標;淀區村莊邊界不能再外延侵占湖面;劃定生態紅線28700公頃;確定淀外縣城及鎮、村開發邊界;淀內四面環水村居民外遷。對于具備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衡水湖,要加快實施湖區治理、除澇河道治理、周邊河道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截污、中干渠引水線路等5項重點項目。到2017年,實現生態補水1.5億立方米以上,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
  
  唱響“綠”色音符
  
  森林覆蓋率達32%
  
  “按照《意見》要求,河北省近期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2%;遠期目標到2020年,全省森林面積增加到985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35%以上。”河北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解釋說。
  
  記者了解到,河北省自2014年起每年要完成造林綠化420萬畝,森林覆蓋率增長1個百分點。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造林綠化359萬畝,占全年任務的85.5%。
  
  從2005年的全省森林覆蓋率為23.25%,到去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8%,綠樹濃蔭正在為燕趙大地鋪上生機勃勃的色彩。
  
  圍繞推進綠色河北攻堅行動,《意見》指出,對于成片建設森林,力爭到2017年在京津保生態過渡帶新增造林200萬畝以上。同時擴大濕地面積,在白洋淀、東淀、文安洼等洼淀濕地加快實施退耕還湖、退場還湖。到2017年,初步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的長效機制,實現重要濕地生態補水常態化,濕地功能基本得到恢復與保護。
  
  同時,繼續實施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沿海防護林等重點造林項目,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2014年完成工程造林200萬畝,到2017年,爭取完成工程造林800萬畝。
  
  《意見》還提出,要進行山體修復,2014~2015年,重點對鐵路、高速公路兩側兩公里以內,石家莊、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邢臺、邯鄲市建成區周邊3公里以內,山區縣城建成區周邊兩公里以內及各地確定的其他環境敏感地帶的664處露天礦山,集中開展治理攻堅行動。
  
  共創“聯”動機制
  
  與京津共建生態過渡帶
  
  站在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桃山營林區北眺,十幾公里遠處就是內蒙古自治區渾善達克沙地的南沿,一片片裸露的沙丘隨處可見;而在身后,桃山林場20多米高的落葉松林郁郁蔥蔥、密不透風。
  
  “我們林場160多萬畝的林地綿延一百多公里,樹起了一道為京津阻擋風沙的綠色屏障。”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副局長趙久宇說。
  
  再造“綠色河北”——從綠色生態屏障到京津冀生態涵養區建設,從綠化造林到綜合治理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全面啟動下的大背景是山水相依的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圍繞打造京津冀生態涵養保護支撐區,進一步擴大和優化生態空間,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強化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為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和產業轉移創造良好條件”。河北省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王中朝談及《意見》時,著重強調了這一點。
  
  王中朝表示,《意見》的出臺不僅是河北自身生態環境改善的需求,更是依托于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大局。
  
  記者注意到,《意見》中特別強調,河北要與京津共同編制生態過渡帶建設規劃。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科技大學教授郭斌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區域生態重建帶來一次歷史性機遇,因此必須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一張“生態藍圖”管到底,3項協作機制做到位。從這一點上看,河北出臺的《意見》指導思想明確,定位明晰,可以說起了個好頭。
  
  談及河北作為生態涵養區的定位,郭斌說:“生態涵養區當好生態屏障,保持水土,保住綠色,使命責無旁貸;但是生態涵養區也要過日子,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理應得到適當的生態補償。”
  
  “感謝河北供水,天津已連續5年每年拿出兩三千萬元,給予補償。”天津市環保局副巡視員劉潔說。今年2月,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津冀兩省市聯合調研,擬參照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設立兩地水環境補償基金,額度為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3億元,天津、河北分別出1億元。雙方還商定,河北合理控制庫區人口。到2018年底,嚴格控制庫區網箱養魚,徹底取消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投餌養殖。
  
  郭斌認為,生態補償分兩部分:一是對生態區保護環境的補償,二是對生態區失去發展機會的補償,天津市對河北水資源的補償就屬于后者,具有一定借鑒意義。
  
  生態恢復工程繁復浩大,時間跨度長,涉及多個部門及地區,最終效果還是要看如何確保《意見》有效落地。對此,河北經貿大學綠色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小江強調,必須要強化績效考核。《意見》對此也有明確要求,建立完善對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生態修復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并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領導干部業績考核、選拔任用、離任審計相掛鉤,實行嚴格的問責和獎懲。
  

  “讓綠色GDP成為考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必須調‘綠’考評,將生態保護作為約束性要求納入考核。”王曉江說,“生態與發展,核心問題還是政績觀的轉變。”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