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交通運輸部將新青川大通道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在青海境內由茫崖石棉礦經德令哈、香日德、花石峽、大武至久治省界,全長1446公里,除茫崖至德令哈路段外,目前該通道青海境內大部分公路段已開工建設,茫崖至德令哈路段計劃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其中,全長165公里的德令哈至香日德高速公路,總投資36.2億元,于2013年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建成通車,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1.6億元;香日德至花石峽高速公路,全長155公里,總投資42.1億元,2012年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建成通車,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9.8億元;花石峽至大武高速公路,全長156公里,總投資97.6億元,2013年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建成通車,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6.2億元;大武至久治高速公路,全長232公里,總投資129.1億元,2013年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建成通車,目前累計完成投資20.5億元。
新、青、川公路大通道具體線路為延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至紅其拉甫公路,使其經青海,延伸至四川成都,使之成為溝通大西北--大西南的大通道。這一通道延伸段路線主要經過茫崖、格爾木市、香日德、花石峽、大武、門堂、久治、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至終點成都。通道建成后,將成為新疆至四川成都最便捷的通道,比現在繞行連霍主干線、國道213線縮短近1000公里,比鐵路運輸里程近800公里。
據青海省交通廳總工程師馬忠英介紹,上述公路青海境內茫崖至格爾木段是國家規劃的重點公路;格爾木至香日德段是國道主干線的組成路段,其余路段里程為591公里,規劃為二級公路。公路建成后,對于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青海省委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孫發平說,目前我國已形成了兩大經濟帶,即北疆——河西走廊——關中——中原——環勃海經濟帶,南疆——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華東——東南經濟帶。但是,這兩條經濟帶之間在西部地區因為交通的不便并沒有形成有效的連動效應。新、青、川公路大通道的建設,可以為這兩大主要經濟帶開辟新的戰略通道,加強新疆、青海、四川之間的經濟社會往來。通道建成后可以改變新疆與內地經濟社會聯系主要依靠河西走廊一線,在戰略上孤懸關外的發展格局,有利于縮短新疆與內地之間的空間差、時間差,發揮內地對新疆的戰略拉動作用。
同時,這一大通道的溝通將使青海與四川、西南地區、長江流域其他省區之間進行常規性經濟交流與合作,借道西出。在經濟發展格局上,可以由此使青海擺脫長期以來面對蘭州——寶雞——西安經濟核心開放的單一性,形成全方位展開的新格局,既沿柴達木盆地北緣向新疆及中亞國家展開,又沿其南緣向成都--重慶經濟核心展開。
另外,新疆、青海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鹽湖、銅、鎳、石棉等資源,新、青、川公路大通道將為四川的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能源、資源保障。此外,還可以為四川拓展經濟空間,造就四川新的戰略經濟面。四川將可以通過青海、新疆與中亞國家進行經濟交流與合作,增強西部地區向西開放的整體合力。
孫發平說,拿青海來說,柴達木盆地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84種,其潛在經濟價值約1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湖鹽、氯化鉀、氯化鎂、鋰、鍶、芒硝、石棉、化工石砂巖、硅灰巖等九種礦產儲量居全國之首。以鉀、鈉、鎂、硼、鋰五大類為主體的鹽類資源總儲量更是達到了3315.41億噸。目前,格爾木市已被確定為青海省的新型工業基地,這里豐富的礦產資源也吸引了很多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但是交通和運力問題已成為制約青海發展的瓶頸之一。盡管蘭青復線的開工建設將會大大緩解這一地區的運輸壓力,但是完全靠鐵路解決運力問題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修建新、青、川公路大通道對加快以格爾木市為樞紐的西部公路網和改善青海省西部公路網現狀將起到重要作用,對降低本地礦產資源的運輸運營成本,帶動柴達木地區的經濟振興,促進西部地區經濟和青海省石油、化工、礦產開發,改善地區投資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測設計院副高級工程師房建宏認為,青海、新疆、四川都處于西部,在經濟區位上屬經濟低梯度地區。在公路網規劃布局上,應當適應全國和各省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布局,配合國道主干線規劃和相鄰地區的路網布局,引導和促進經濟的合理布局和加快經濟發展。建設新、青、川出省通道,不僅能增強西部地區向西開放的整體合力,同時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中東部經濟高梯度地區,從而刺激西部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
青海政府參事、民族宗教專家謝佐教授也認為,新、青、川公路大通道連接了新疆的維吾爾族與青海、四川的藏區,從民族的角度看是一條民族發展與團結的大通道。這一通道的建設,將有力地促進邊遠少數民族地區與外界的交流,為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對于促進民族團結與進步將起到積極作用。
編輯: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