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鼎盛董事長 盧洪波
再來一次急行軍
——寫在《走進砂石骨料——急行軍》開講之時
王守安
2009年5月至次年春末,《中國建材報》《中國水泥耐磨材料》專版連載了建材機械行業著名企業家、鑄造耐磨材料領域權威專家盧洪波先生撰寫的《洪波開講——走進水泥金屬耐磨材料——急行軍》系列雜談,筆者受報社領導委托和叢麗紅女士分任該專版正副主編。該系列雜談共發表了48篇,洋洋灑灑約15萬字。記憶猶新的是開頭幾篇《從不可一世的“虎”式坦克到不堪一擊的“豆腐渣”工程說起》、《從同仁堂十全大補丸看耐磨材料化學成份配比設計》、《知彼知己 百戰不殆是磨損與抗磨設計的真諦-》,單看這些標題,就足以吸引讀者眼球了。再加上作者那白話文章回小說般生動的語言,幽默詼諧的文風,越發令人觀其題而欲讀其文,讀其文而必盡之方休。特別是作者集其一生對水泥耐磨材料之深刻理解與經驗之大成,結合在企業生產經營中之體會,可謂溶經驗與反思為一身,匯技術與管理為一體,既有知識性、趣味性,更不乏科學性、創造性,令人讀之莫不拍案叫絕。
隨后,該系列雜談便以急行軍的形式引領著讀者,從高錳鋼到合金鋼,從球墨鑄鐵到高鉻鑄鐵,從復合材料到堆焊材料再到納米材料,從襯板到顎板再到鋼球……真可謂章章相連,環環相扣,前后呼應,每文不乏點睛之筆。不客氣的講,就連我這門外漢,這一通稿子編下來,相當于讀了幾遍“金屬耐磨材料學”,對一向陌生的金屬耐磨材料已有了一個較系統的認識。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國內的金屬耐磨材料行業的知名專家中國建材機械協會耐磨材料與抗磨技術分會主任周平安、沈陽鑄造研究所資深專家樸東學、中國水泥行業資深專家武洪明、中國水泥網CEO邵俊、新世紀水泥導報雜志主編聶洪強無不給以高度評價與贊賞。其中尤以樸東學教授所講最具代表性。他說 “盧洪波先生以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語言,全面系統的向廣大讀者講述了抗磨領域常用的各類型抗磨材料化學成分、綜合力學性能及相互無法分割的因果關系,為從事該行業的讀者了解各類耐磨材料、科學選材開啟了一扇教科書中找不到的方便之門,也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行業未來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洪波開講——走進水泥金屬耐磨材料——急行軍》取得了巨大成功,大批讀者同報社和作者聯系,有的是索要未得到的文章,有的是建議出本書在行業發行,更多的讀者是希望將這一專欄繼續開辦下去。可由于種種原因,加上盧洪波本人在駕馭企業生產經營的同時,連續兩年參加“中國水泥萬里行”活動,奔波于全國以及港澳臺各水泥企業之間,確無精力,只好暫停。誰知這一停就是兩年多。
其實此次盧洪波再次開講,意欲再以急行軍形式開辟《走進砂石骨料》的思路仍源于當年的“中國水泥萬里行活動”。早在數年前,盧洪波敏銳地發現了水泥企業存在的“產能過剩”問題已成為阻礙水泥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而水泥行業進軍砂石骨料卻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認為,由于水泥生產線設計的特殊性,幾乎所有企業用于原材料加工的破碎裝備都處于間歇性的“用用停停”狀態,大量裝備閑置的時間甚至超過生產時間,不僅能力的不到發揮,還造成資金和資源的巨大浪費。而另一方面,由于天然砂石資源的逐漸減少和國家對江河湖海采用天然砂石政策限制,天然砂石原料已逐漸滿足不了建筑業和混凝土加工業的需求。而國家對機制人工砂石的推廣應用和機制人工砂石自身在質量、成本、產品性能等方面的優勢,使得機制人工砂石的開采與加工成為建材行業的一個新興產業而崛起,其市場成長迅速,前景遼闊。也正是基于這些,身為中國砂石協會副會長的盧洪波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開始思索,能否通過對現有水泥企業的破碎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來延伸產業鏈達到節能降耗之效果呢?結果自然是肯定的。盧洪波認為這樣做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以使水泥企業通過投入少量的資金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后的設備可以滿負荷生產,既可以提高砂石料產量,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和資源浪費。二是既可以源源不斷的保證本企業水泥生產用砂石原料,又可以向建筑業、混凝土加工業提供建筑用砂石骨料,企業開辟了一條新的效益增長渠道,為水泥行業增加了擺脫困境的能力。三是水泥行業進軍砂石行業,能以其自身優勢解決廢料利用、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促進循環經濟,推動節能降耗。可謂一箭三雕,一石三鳥。
于是,成竹在胸的盧洪波果斷的做出了——向水泥企業砂石生產線進軍的決策,并勾畫出了一套叫做“6Σ”的生產線設計思路,從高生產能力、低投資、低運營成本、安全可靠性、生產環境和信息化管理等6個方面規劃設計。他帶領部下全程參加“中國水泥萬里行”活動,兩年間先后走訪了數以百計的大型水泥企業,足跡遍布中國大地。每到一處,盧洪波都會孜孜不倦的宣講他的理論觀點,當然還有他的“6Σ”生產線。他堅信,“萬里行播下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6Σ”的設計思想和理念一定會為全國水泥行業所接受。
兩年過去了,盧洪波的預見早已經變為現實,從河南天瑞水泥集團上馬萬噸砂石線,對“6Σ”設計思路的正確性進行初步驗證,打響了水泥進軍砂石第一炮。緊接著邯鄲金隅、青州金龍、廣安臺泥、安順臺泥、遼寧嘉義、華潤水泥、亞東水泥、葛洲壩水泥、新疆環宇、貴港臺泥……大批合同紛沓而至,“6Σ”的設計思想和理念得到進一步驗證與肯定。盧洪波和他的鼎盛公司也在逆境中奮起,創造了生產經營最好歷史水平。也就在此時,為了更好的為水泥企業和砂石企業服務、指導,幫大家進一步理順思路,洪波重新開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當然“6Σ”的設計思想和理念也在其中喲!
讓我們隨著盧洪波先生的筆觸,再來一次急行軍吧——向著砂石骨料!
來源:中國砂石骨料網
編輯:韓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中國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