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首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進駐工作結束在即,日前,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開曝光了2025年首批生態環境問題典型案例。
督察發現,澄邁縣馬村港口碼頭大量干散貨堆料露天堆放,物料裝卸過程灰塵漫天,道路積塵嚴重,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新吳礦區與銀瓶嶺礦區堆料裸露并違規堆放,嚴重影響礦區和臨時用地生態修復工作。
督察發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存在假借土地平整之名,違法開采礦產資源,保亭縣資規局、住建局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疏于監管,放任其違規開采13.12萬立方砂石土方資源。另外,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行政審批局違規延續礦山采礦權,造成生態破壞等問題突出。
澄邁縣:港口碼頭大氣污染問題嚴重
澄邁縣馬村港是海南省核心港區之一,督察發現,該港口碼頭大量干散貨堆料露天堆放,物料裝卸過程灰塵漫天,道路積塵嚴重,污染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新吳礦區與銀瓶嶺礦區堆料裸露并違規堆放,嚴重影響礦區和臨時用地生態修復工作。
海南谷芮特與海南申源實業等砂石加工企業曾因砂石露天堆放揚塵問題被處罰,但現場檢查發現堆料覆蓋不完全、物料傳輸帶未密封等問題仍然存在。海南杰馬和仁興鑫昌等木材加工廠未密閉生產,無任何揚塵污染防治措施。
督察期間,金江鎮東聯村、262縣道附近、紅光農場喬豐山莊均出現大面積秸稈焚燒情況。澄邁縣大氣污染問題“遍地開花”,相關職能部門巡查監管職責缺失。
馬村港、石料加工、木材加工與秸稈露天燃燒等大氣污染問題突出
督察指出,澄邁縣對揚塵治理工作重視不足、底數不清、督導不力,揚塵問題嚴重。澄邁縣住建、交通運輸、農業、資規、水務、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存在較大差距,縣生態環境局未落實好大氣污染防治統籌工作,金江鎮、老城鎮等屬地政府在轄區企業揚塵污染和裸露土地監管整改方面存在不作為、慢作為問題。
保亭縣:違規審批開發礦產資源,破壞生態環境
保亭縣行政審批局違規延續礦山采礦權,造成生態破壞。督察發現,保亭榮華實業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取得保亭縣保城鎮熱作所三隊建筑用花崗巖礦采礦許可證,采礦證有效期至2027年12月,采挖資源儲量為460.34萬立方。
2020年1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礦業權管理的通知》要求,從嚴審批采礦權延續項目,對所有露天開采礦山不得批準延續采礦權,但2023年8月18日保亭縣行政審批局又以彌補該采礦區與置換前的資源儲量差異為由繼續違規批準海南保亭榮華實業有限公司新增197.36萬立方采挖量,并將原礦權從8年延續至10年。
該礦山未按“邊開采、邊治理”的生態修復方案要求進行,截至目前臺階及邊坡仍完全裸露,未進行任何復墾復綠工作。
榮華石場開采現場
保亭縣:假借土地平整之名,違法開采礦產資源
2022年6月,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工程建設項目采挖砂石土資源管理的通知》(瓊自然資勘[2022]172號)要求,工程項目產生的砂石土資源除自用外應通過政府調撥或公開處置的手段進行處置。
督察發現,自然界大境項目是海南信遠置業有限公司在保亭縣城內開發的項目,占地面積34畝,該公司在未辦理采礦許可、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價、道路運輸許可、用地、規劃、施工等行政審批手續的情況下,從2024年8月開始假借該項目“三通一平”之名,行盜采礦產資源之實。保亭縣資規局、住建局和綜合行政執法局疏于監管,放任其違規開采13.12萬立方砂石土方資源。該公司未通過政府調撥或政府公共交易平臺處置就擅自大量外運,并進行銷售謀取利益,致使國有礦產資源流失。
自然界大境項目盜采砂石土資源
督察反饋,保亭縣資規、住建、水務、行政審批、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未能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沒有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地熱資源、砂石土資源、礦山資源管理工作重視不足,導致違規問題長期存在,致使國有礦產資源流失,生態環境破壞。
編輯:賈林娜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