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自然資源局發布新會區大澤鎮吉坑尾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擬近期掛牌出讓。
該項目評估資源儲量建筑用花崗巖4595.8萬方、全風化花崗巖464.8萬方、半風化花崗巖582.1萬方、殘坡積層和填土524.2萬方。可采儲量建筑用花崗巖4169.51萬方,生產規模240萬方/年,礦山生產服務年限17.55年,建設期2年,評估計算年限19.55年。收益評估值約為3.93億元。
評估報告指出,該項目產品方案及銷售價格(不含稅)分別為建筑石料用花崗巖規格碎石72元/方、機制砂65元/方、機制砂尾泥5元/方、水洗砂60元/方、水洗砂尾泥5元/方、塊石20元/方、填方料6元/方。正常年份總銷售收入約3.3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約4.52億元,流動資金5876.7萬元,單位總成本費用88.56元/方(原礦)、單位經營成本69.97元/方(原礦),折現率8%。
該擬設礦區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小規模民采,作為建筑用石料、公路和場地石料,曾設置過兩個采礦權,采礦權人分別是新會市大澤田金順發石場(黎柏全)和江門市瑋泰石業有限公司,均已在采礦權屆滿后關閉。
編輯:黃微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