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向海而興 擘畫民營企業發展新格局

來源:砂石骨料網
時間:2024-04-06
天然的優質港口讓當地砂石骨料極具流通性,多年來,福建地區沿海地區大型砂石骨料的銷售目標直指長三角腹地或是對外出口。70%以上的量經水運到江浙滬市場,一部分銷往臺灣、新加坡等地。

閩在海之中,海為閩人田。

福建有著長達3752公里的陸地海岸線、13.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這也彰顯著得天獨厚的海洋優勢。

有人說,閩商的文化是海洋的文化,體現了乘風破浪的開拓者精神。他們也是勢不可擋的“海外軍團”,在近現代史中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現代三大商幫之一,很多閩商都是所在行業的巨頭,實力雄厚。

這里依海而生,民營企業擁有良好的發展沃土和足夠的話語權,形成了“七七七八九”的貢獻格局,也打造了獨特的寫入中央文件的“晉江經驗”。

駛向“世界一流港口”競速道

福建北連長三角,南接粵港澳,背靠中西部廣闊腹地,同時還擁有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

2023年5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福建省福州港、廈門港貨物吞吐量躋身全球前50,廈門港、福州港、泉州港入圍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其中,福州港貨物吞吐量達3.02億噸,排名第19位,首次躋身全球前20;廈門港貨物吞吐量2.19億噸,首次進入全球前30。

根據排名公布的統計數據,2022年貨物吞吐量全球前50的港口吞吐量總體增幅1.3%,福建省港口吞吐量增幅3.2%;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總體增幅1.1%,福建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幅3.1%。

全球港口的競爭格局正在加速演變,福建省港口地位在持續提升。

近年來,福建港口搶抓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交通強國福建先行區建設和“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政策疊加機遇,進一步提升港口樞紐能級和集疏運水平,探索構建“海絲”陸路大通道,持續釋放服務經濟社會大局效能,開足馬力駛向“世界一流港口”競速道。

據報道,2023年,福建港口新增生產性泊位21個、貨物吞吐能力3742萬噸,全省萬噸級以上泊位增至208個,逐步形成了集約化、專業化碼頭集群。福建加快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的海鐵聯運大通道,水水中轉、海鐵聯運等業務提速增效,港口集疏運效率持續提升,有力帶動港口貨物吞吐量穩步增長。

2023年,通過海鐵聯運方式進出福建省港口的集裝箱累計達16.4萬標箱,同比增長45.7%;通過水水中轉進出福建省港口的大宗貨物達1628.4噸,同比增長58.8%。

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沃土

談起民營經濟,廣東和浙江始終被人津津樂道,民營企業強省帶動地方經濟迅速騰飛。在這方面,福建也不甘示弱。這里出現了無數下南洋、闖世界的民營企業家,也孕育出創新發展的“晉江經驗”。

近年來,福建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民營企業擴量提質跨越,推動民營經濟新一輪更好更快發展,也形成了獨具福建特色的“七七七八九”的貢獻格局。

“七七七八九”的貢獻格局:民營經濟貢獻了70%以上的稅收、約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

在這里,民營企業成為創新主體。據相關媒體報道,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中,福建省民營企業投入占比從2017年22.1%提升到2022年的56.6%,總投入達到480.1億元。在全省超1.2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100多家科技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均占90%以上。民營企業牽頭設立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67家,占比達85.9%……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印發,創新和發展“晉江經驗”首次寫入中央文件;8月,福建成為全國第一個提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的省份。

也正是這樣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當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讓民營企業有了扎根發展的決心和底氣。

微信截圖_20240402110903_副本.png

大宗貨物運輸港礦一體化趨勢明顯

大產能,大物流,大市場!這是在一定時期業內對砂石行業大型化發展的判定標準。

作為典型的依靠大物流運輸的附加值低的大宗商品,薄利多銷是經營準則。除去享受政策紅利的特殊時期外,砂石骨料低附加值的產品屬性無法改變。

依靠優質港口資源,借鑒閩商在各行各業的創新舉措,砂石外運、獲取更多利潤成為順理成章的事。天然的優質港口讓當地砂石骨料極具流通性,多年來,福建地區沿海地區大型砂石骨料的銷售目標直指長三角腹地或是對外出口。70%以上的量經水運到江浙滬市場,一部分銷往臺灣、新加坡等地。

從開始的天然砂出口,到鼓勵優質機制砂產業,再到培育高質量機制砂石企業,福建省依山靠水發展的產業始終離不開物流港口的有力支撐,沿海地區的砂石企業也逐漸呈現出港礦一體化的新趨勢。

物流新格局,福建省物流港口相關重要政策:

2007年11月,福建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福建省港口條例》,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四十七條,確立了一系列促進港口發展的基本制度,包括港口規劃、港口岸線使用、港口建設、港口經營、港口安全與監督管理等內容。

2009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海西建設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意見》指出要整合港灣資源,形成以廈門港、福州港為主,布局合理的東南沿海地區港口發展格局。

2009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福建省港口體制一體化整合總體方案》,將全面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實現體制一體化改革,邁開海西特色的大港口發展之路。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公告,2012年4月1日起,福建省內原湄洲灣港的四個港區(肖厝港區、斗尾港區、秀嶼港區、東吳港區)、泉州港的三個港區(泉州灣港區、深滬灣港區、圍頭灣港區)以及莆田港的興化灣港區,合并組成湄洲灣港。

2014年7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港口發展的行動綱要(2014-2018年)》,旨在進一步發揮港口岸線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港口群,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港口群與產業群、城市群聯動發展。

2022年12月,經福建省政府同意,印發《福建省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2021-2025年)》。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以鐵路和水路為主的發展格局。

2023年4月,福建省工信廳、省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出臺《福建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福建將著力打造國際貿易物流新通道,實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便捷高效暢通的物流新格局。

編輯:何勸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自:砂石骨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