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正式印發了《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全文分為發展形勢、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4大板塊,提出加強建筑業全產業鏈建設,支持建筑業企業建設砂石、混凝土、裝配式建筑一體化的綠色建材生產綜合基地,推動企業結構優化調整。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建筑業產值累計完成 7萬億元,累計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超過1.08億平方米,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成效顯著。“十四五”時期,廣東省要形成一批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的現代建筑產業集群,全省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5萬億以上;到2035年,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業化標桿作用顯著提升。
《規劃》強調:
加強建筑業全產業鏈建設。加強“投建營一體化”全鏈條建設,推動廣州、深圳、佛山打造“投建營一體化”全產業鏈示范城市。支持建筑業企業建設砂石、混凝土、裝配式建筑一體化的綠色建材生產綜合基地。
推動企業結構優化調整。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由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轉變,引導一批產值過百億元的建筑業企業發展成為具有“鏈主”地位的工程總承包企業。
優化建筑業區域產業布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現代建筑業集聚帶,支持廣州、深圳在建筑科技創新等方面優勢互補,輻射帶動珠三角地區打造成為智能建造示范區。支持韶關、河源、清遠創建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鼓勵大型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及傳統建材企業向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產企業轉型。
實施建筑領域碳達峰計劃。建立健全散裝水泥、新型墻材、綠色建材工作管理體制機制,推動佛山開展“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建立健全綠色建材采信機制。實施重大節能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開展近零能耗建筑等項目示范,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推進建筑垃圾減量化。推進建筑垃圾規范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引導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建筑垃圾減量化技術和管理創新研究。到2025年,各地市新建建筑施工現場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排放量每萬平方米不高于300 噸,其中裝配式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200噸。
同時,《規劃》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激勵、加強試點示范、大力培訓宣傳、加強監測評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原文閱讀”請點擊《廣東省建筑業“十四五”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