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亚洲小说乱欧美另类,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與長江沿線砂石礦山有關!4694個礦山疤痕明年底完成修復

來源:自然資源部
時間:2019-04-28
摘要: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岸各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治理任務!

日前,自然資源部要求全面開展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側各10公里范圍4694個衛星可見礦山疤痕納入處置范圍,長江沿線尾礦綜合利用、開發性治理等或釋放大量砂石產能,礦山修復相關設備與技術進入爆發期。

1556445149.png

通知決定,對長江干流(含金沙江四川、云南段,四川宜賓市至入海口)及主要支流(含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清江、湘江、漢江、贛江)沿岸廢棄露天礦山(含采礦點)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岸各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治理任務。

微信圖片_20190428170736.jpg

重點任務

上游地區: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廢棄露天礦山以鐵、錳、鋁土、稀土、磷等金屬、非金屬為主,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較為發育。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復植被。

中游地區:江西、湖南廢棄露天礦山以有色金屬、稀土等為主,湖北以磷礦為主,總磷和重金屬水土污染問題突出。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廢渣治理,防治污染,恢復植被。

下游地區:安徽廢棄露天礦山以鐵、銅等金屬和石灰石等非金屬為主,江蘇、浙江、上海以建材礦山為主,山體、植被破壞問題較為嚴重。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恢復生態和修復地形地貌景觀。

通知要求,將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與地質災害治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等有機結合,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

根據礦山修復的重點任務解析,綜合利用生產砂石是長江流域金屬礦渣治理、無恢復價值殘留山體的開發式治理、礦山恢復工礦用地前期廠平等各個環節節約成本、最大化減少環境沖擊的最佳選擇,長江流域未來或迎來一批礦山修復性砂石供應浪潮。

此外,長江沿線礦山修復也將為移動式篩分破碎設備、噴播復綠等行業帶來新的業務。

附件

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根據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和部門任務分工,現就開展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按照保障安全、恢復生態、兼顧景觀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扎實開展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助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創新驅動帶、協調發展帶。

二、基本原則

(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原則,充分考慮區域特點和條件,因地制宜、因礦制宜,采取符合自然規律的生態修復措施,分類施策,科學施工,避免造成新的生態損害,努力完成礦山生態修復。

(二)保證安全,生態優先。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長江沿岸生態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突出生態功能,進行系統性修復、整體性保護。在具備條件的區域,兼顧生態景觀建設。

(三)全面統籌,重點突破。將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與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有機結合,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立足生態系統完整性,進行統籌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區分輕重緩急,優先部署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兩岸各10公里范圍內、生態問題嚴重的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在重點突破基礎上實行整體推進。

三、總體目標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大戰略部署,落實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等要求,對長江干流(含金沙江四川、云南段,四川宜賓市至入海口)及主要支流(含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清江、湘江、漢江、贛江)沿岸廢棄露天礦山(含采礦點)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岸各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治理任務。

四、重點任務

上游地區: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廢棄露天礦山以鐵、錳、鋁土、稀土、磷等金屬、非金屬為主,滑坡、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較為發育。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復植被。

中游地區:江西、湖南廢棄露天礦山以有色金屬、稀土等為主,湖北以磷礦為主,總磷和重金屬水土污染問題突出。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廢渣治理,防治污染,恢復植被。

下游地區:安徽廢棄露天礦山以鐵、銅等金屬和石灰石等非金屬為主,江蘇、浙江、上海以建材礦山為主,山體、植被破壞問題較為嚴重。該區域礦山生態修復重點是恢復生態和修復地形地貌景觀。

五、階段安排

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分階段、按步驟組織開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一)摸底核查

根據部2017年全國礦山環境遙感調查數據(見附表),對本區域內廢棄露天礦山情況進行核查,并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基本情況、主要問題、位置及范圍、保護與治理恢復情況(含自然恢復)、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在核查基礎上,以省(市)為單元制定實施方案,“一礦一策”建立臺賬,明確責任主體、治理任務、資金來源、治理時限等。

完成時限:2019年6月前。

(二)綜合治理

將治理任務逐級分解,抓好實施方案落實。治理工作應在保證地質環境穩定基礎上,修復和提升土地資源利用價值,結合植被恢復和山體修復,最大限度減少裸露地面,增加綠化面積。按照本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修復一批在庫中注銷一批。

完成時限:2020年12月前。

(三)監督檢查

建立動態監管制度,按進度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督導,確保取得實效,及時對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并向社會公示,主動接受監督。部建立遙感監測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監管機制,根據進度安排,對各省(市)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開展對地方政府落實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職責情況的督察。

完成時限:根據工作進展同步推進。

(四)驗收評估

按照有關項目和資金管理要求,在工程完成后及時組織開展驗收。部將適時組織開展總體評估工作。

完成時限:驗收工作在2021年3月底前完成。總體評估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明確分工。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對于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系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建立省(市)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逐級分解任務,統籌協調,分工落實。

(二)強化監管,保證質量。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按照總體目標要求,建立考評機制,健全質量監管體系,加強跟蹤督辦,確保目標、進度、措施等落實到位,保證生態修復工作實現預期目標。

(三)整合資金,加大投入。各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積極主動協調,按照《國務院關于印發礦產資源權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7〕29號)要求,推進各級地方財政將礦業權出讓收益統籌用于礦山生態修復等支出,為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提供資金支持。注重加強項目資金整合,將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與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地質災害治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生態移民搬遷等有機結合,打好組合拳,提高工作成效。按照“誰修復、誰受益”原則,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中央財政將根據各省(市)修復任務和成效,給予一定獎補資金支持。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大力弘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廣泛宣傳開展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的重要意義,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先進經驗,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凝聚共識,營造氛圍。做好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和工作配合,修復臺帳和實施方案要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附表

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兩側各10公里范圍廢棄露天礦山遙感解譯圖斑及治理任務統計表

TIM截圖20190428170515.png